台灣1.jpg

去年底至今年,台灣一直紛紛擾擾著選舉的各種議題。近乎陷入狂熱地掀起奇特的政治風波。對我來說,最關注的還是民主和文化的議題。

剛好想起這首歌《嘸通嫌台灣》,詞:林央敏,曲:蕭泰然。這首經典歌曲收錄在許景淳《真想要飛》專輯中。專輯中好幾首曲都是李泰祥大師寫作,全部歌曲親自編曲指揮北京音樂廳愛樂交響樂團伴奏。在1991年那個推出這央精雕細琢的專輯,在那個國語流行音樂輝煌的時代裡,編曲大多由電子樂聲有效率的執行,而這樣一張台語專輯,偏重展現管絃樂與台語語言韻味之美,非常不流行卻是經典。

當初買的是錄音帶,心想這輩子大概要錯過收藏這張專輯了,沒想到出了復刻CD版,沒有多想立刻收回家。許景淳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她唱《天頂的月娘啊》,但是坦白說從《玫瑰人生》我便對其美聲十足驚嘆。但想當初聽到《真想要飛》這首歌,心底所漾起的漣漪,說不出口的苦澀情感,懷揣腹中無奈到鬢白,當時十七不知為何特別對這首歌有感覺,現在想來彷如預言了自己後來坎坷情路吧!

台灣2.jpg

《慢慢來唱》生命如歌緩緩吟唱,箇中滋味變幻萬千。這首歌雖然是戲子無奈的感慨,但是引用到不同人生之中,戲子說:早就把古老的教訓唱給你聽了,你聽了嗎?怎麼還是淪落了?漂泊是因為渴求自由嗎?還是逃避現實的苦果?

《那句話》大概是專輯中最有流行味的一首歌,作曲人是郭子。歌詞沒有艱澀難理解,而是情感裡的甜,是因為那句不經意脫口的「愛的表達」,成為恆久的念想與兩心連結。

台灣3.jpg

說真的,台語(或要說河洛話)是很貼近台灣文化的一環。除了是許多詩詞寫作的用語外,隨著台灣這塊土地的演進,台語也跟著出現只有台灣才有的演化。維護我們的文化,當然要先從維護語言做起,語言是文化傳承的根!而臥最深刻體驗是某一回與來台灣藝術交流的南島語系藝術家,和我們原住民藝術家就各自母語的探究中找出許多共通處,雖然他們的外貌有著差距,但是藉著母語很清楚的訴說一個事實:很久以前我們是一家人!而我甚至感覺母語的推行要比英語教育來的重要!

正如《嘸通嫌台灣》歌詞裡寫的:

咱若疼子孫  請你嘸通嫌台灣

也有田園也有山

果籽的甜  五穀的香

給咱後代吃不空

 

咱若疼故鄉   請你嘸通嫌台灣

雖然討賺無輕鬆

認真打拚  前途有望

咱的幸福不輸人

台灣是我們的養分,如果我們把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根基和文化深度輸了,我們還有後世子孫就再也難以在國際上立足了。

arrow
arrow

    蔚藍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