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1.jpg

就這個題目作為我對於表演最高境界的讚賞,應該最為適切。

看了許多表演,無論是身經百戰的老將,或剛上場的新手素人,怎樣才是好的表演?用句比較白的話,「能抓住人目光的就是好表演」。人家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是不假,但也不真。練了十年功,並非可成就一個技藝精湛的大師,仍有天分和練習程度上的差異。但素人的表演就肯定不太精采?若人家練了十年只為在此刻走上台驚艷眾人,若人家具有過人天賦…

總之,剛才講的都是屬於技藝上的練。透過不斷的練習使技藝嫻熟,是基本功的「練」,很多人可以達成,就算難度再高,花時間也可以完成。難的是在「鍊」!所有人生的歷練,技藝不只是表演的方式或手段,是融入生命各種遭遇、思緒、情懷,而後展現出來的獨特風華,這才讓相同的技藝展現出差異性的詮釋。

說起「凝」之前,必須要先澄清一件事,這裡談論的表演,以舞台表演為主,影像的表演應該適用於不同分析方式。這又說到東西方不同表演系統原理上的差異了。個人認為西方的戲劇訓練,著重於「真實感」,教導演員提取人生經歷用真實情感轉移來塑造角色,其本質強調「情緒傳遞出去」,如何從舞台上的肢體眼神語氣讓情緒傳達給觀眾席上的人。這樣的方式最直接的當然就是流行演唱會,互動最直接,感染程度最劇烈。若從希臘悲劇乃至於莎翁時期的戲劇,直到今天的舞蹈表演或劇場表演,大多會強調如何在表演中把「情感給出去」來打動觀眾。

002.jpg

然而東方的戲劇卻恰恰相反。無論東南亞傳統戲劇、國劇、歌仔戲或日本的傳統能劇、舞踏等等,這些表演其所具備的便是「凝」的質感。大量的非現實模擬式的表演方式,如同型塑出一個精巧獨立且凝聚的空間,而觀眾置身於空間外,從現實的自覺中去觀晰一個非現實非寫實的意象演出。對於表演的讚嘆是來自於演出形式獨具的美感,以及表演者投身角色絕對忘我的凝聚感,觀眾很清楚的知道,正在收看的是一件如同展覽場裡的精緻藝術品,巧笑盼兮是表演者的沉溺,而觀眾於現實裡沉醉於這樣的沉溺。

會有這感想,是第二年參與了一個「歌仔戲吟唱比賽」的工作。這個比賽讓年輕一代的歌仔戲人有同台競技的舞台,並且激發更多人喜愛歌仔戲,兼具推廣傳統戲曲功能。最受到喜愛的當然是兒童組!這些小孩兒來自各地,有自北部和宜蘭遠道而來的。況且光小小孩們穿著全套戲服,即使唱腔身段不算熟練,但他們表演裡的真和投入卻相對吸引人。沒想到這些小孩兒在後台幾乎失控地玩開來,我注意到一個大咧咧不知道如何融入群體玩樂的小男孩,面對我們的指引他也沒有太多回應,帶著他上到側台準備上台時,他有些躁動,我以為他是緊張,不料當他一上台…我簡直目光移不開,他完全凝聚在自己世界以及那個角色中,而他的角色是小旦,步伐輕移指尖柔懷,跟剛才那個手腳不怎麼協調躁動的小男生簡直判若兩人。後來問了主辦人才知道,是個特殊的小孩兒,這類孩子群體融入或社交不太擅長,但他們有形去投入的領域則有如天才般耀眼。當然,這小男生的技藝還需要多練習,但在舞台上綻放出的純粹,卻已然耀眼和珍貴。

IMG_0322.JPG

arrow
arrow

    蔚藍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