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時間,餐廳熱鬧無比,一對母子的相處模式,卻讓我心裡感觸良多。
大約40歲上下的母親,一個十來歲國高中生兒子。當服務員來問要點何餐點時,兒子專注地玩手機遊戲,母親每點一道菜,就要先問兒子吃不吃,等兒子有空檔時,懶懶的回覆一句:可以。點幾道菜,竟花費比別桌更多時間,餐點上桌後,兒子還玩了一會,讓母親勸進多次才開始吃飯,席間母子的聊天,聽得出母親說盡軟言好語,兒子是愛理不理。
很多人只當作「母親寵壞兒子」,但在我看來此事有更多面向可以探討。
從兒子方面說起:
亞洲還是比較多「男尊女卑」的傳統想法,從小對男孩兒教養的重視,與所寄予的厚望,經常會讓男孩因為承重而有苦不能言。不管是呵護還是教養,把男孩養成剛硬不懂彎腰。而男孩在成長期間也逐漸習慣於此,才會自然生出「一切以我為主」心態,這大概是男孩如此對待母親的態度。
另一方面來看,男孩長至青春期,身體與心理成長,會突然清楚意識到男女有別,儘管幼時與母親關係再密切,這時期也會刻意疏遠些,以表現出自己不再是需要時刻被照顧的男孩兒。即使仍然渴望母子間的親密互動,但也會儘量在外面世界不明顯表露出來。
從母親方面說起:
即使不知道這位母親的家庭背景,但看她的年紀,應該心態上不會那麼地被傳統束縛,或許是被婆家長輩影響或限制仍深,但僅一對母子出外用餐,離婚獨自撫養兒子也不無可能。那麼這位母親對兒子的呵護和感情上的依賴,會更加深刻難以割捨。所以,面對兒子成長的刻意疏遠,其實也焦慮,就更加積極想拉攏關係,而處處詢問兒子意見,找機會和兒子互動。只是這樣的行為,也間接讓兒子「男子為主」的慣性紮根更深。所以,尊重對方或是依賴,確實有著尺度上的差別。
其實我的第一個想法,很單純的就是很多女性不是講求「男女平權」? 這位中年母親難道真的想法固舊如此? 我媽年近八十,早年就有這種「性別平權」的思維,她拒絕家裡安排的相親,堅持找自己喜愛的人。而這位年紀可能小我母親一半的婦人,難道比我母親還傳統? 既然女性追求平權,為何又讓自己立於「男尊女卑」的行動裡?
吃一頓飯,老愛觀察別人,無意間聽到別人說甚麼,還能在腦子裡想出這麼多(腦補功力極強),都忘記吃飯要專心,好好享受美食這件事了,這樣豈不是白白犧牲了眼前美食,實在是人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