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07 Wed 2020 18:00
在東方不敗之前的清亮女高音
- Oct 07 Wed 2020 00:00
【金曲獎觀察】 今年最大贏家
- Oct 06 Tue 2020 00:00
寫了五百篇文章之後
這是第五百零一篇。雖然滿早就申請這部落格,但也沒認真的寫,也沒認真的想達成甚麼。2019年初才想起,如果不記錄一些甚麼,那麼人生不就白白走一遭?於是把自己常做的喜歡的事或曾經的經歷都當成紀錄,一篇篇的寫下來。
- Oct 05 Mon 2020 00:00
經典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 閱讀《神經喚術士》
沒看完介紹就買下的書,說是經典科幻鉅著,但老實說,不太容易讀。William Gibson/威廉吉布森寫作的這本《神經喚術士》,1984年出版,也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也是第一本勇奪三大科幻小說權威獎項的三冠王,被譽為破除陳舊敘事以及舊有建構科幻未來,以建立全新世界觀感並確立電腦叛客(Cyberpunk)為一種全新科幻文類。
- Oct 04 Sun 2020 00:00
多笑笑心情好的音樂頻道
兩個音樂專長的人合作推出的頻道。內容除了古典音樂和演奏家的介紹,聊關於音樂系學生出路,還有計時視譜大挑戰。其中還有個系列就是開箱,開的是從網路上買來的便宜樂器,而且還會展是如何使用。很好笑的是,兩位功力高深的主持人,經常會因為一樣樂器超過三千元就覺得買貴了(直說製作費沒了...),然後自己在使用樂器時,時有怒氣時有被打敗的感慨,但更多時候都笑倒不行。其實這類開箱,要勸大家的是,想學樂器就要用正規樂器,那些網路上的便宜樂器頂多是玩具,無助於音樂學習。
- Oct 03 Sat 2020 00:00
麻煩推一下 客家歌曲來熱鬧
我是客家人,但是從小就離鄉,沒甚麼機會跟親人學習客家話,雖然演過客家舞台劇,甚至演過客家台的電視劇,不過台詞都是硬背的,實際上還是不會講客家話。不過倒是還能聽懂一些,畢竟演過戲還是有些用處,就是對於客語的聽力能力增加了,回到鄉下親人們的言語能聽出一些能回應,感覺比較融入了些。
- Oct 01 Thu 2020 00:00
那些阿姨們開的店
結束工作已晚,沒吃晚餐特別想來個高熱量宵夜,好帶著油膩感,所以鹹酥雞是最佳選擇。可惜這時間點,我常去的那攤鹹酥雞已經在收攤。從市場小巷轉出就是夜市,停在一家光顧好多年的八寶冰店,最愛的芋頭已經沒了,選了地瓜粉條仙草還有愛玉,這家店最好吃的便是手洗愛玉。然後就是一陣懊怒。點愛玉要加錢我可以理解,現在愛玉子很貴,但是店家要先告知,再者既然是招牌的手洗愛玉,竟然換成工廠大量製作的凝膠愛玉,這兩者口感上根本不在一個階位。原本我最愛的兩樣香甜綿密的芋頭已經走味(這一天更是沒有了),連手洗愛玉也都沒了,更別說店家營業面對顧客的態度,一整個無所謂你愛吃不吃隨便啦,還真是讓我想起附近店家的一件事,還真是只留追憶了。
- Sep 30 Wed 2020 12:00
不可小覷的越南流行音樂
台灣人很少接觸到越南流行文化,除非你常接觸到在台的越南朋友或者在越南工作。不過從去年就發現,越南的流行音樂可真是生猛如虎,大有搶佔亞洲流行文化版圖的強烈意圖。雖然有些歌手看得出受到韓國偶像文化的影響,畢竟過去十年「韓流」確實攻佔亞洲市場,並且歐美市場也有所斬獲。一個國家國力強盛與否,可以檢視其文化輸出的量能,而韓國意識到這一點,舉國之力來強力輸出,也讓國民有更強悍的自信感。但是在欣賞越南流行音樂的同時,發現其實越南的音樂和創造力非常強,外來的曲風也能融合具傳統音律或視覺美學,並沒有一昧地要「做得像外國音樂」才叫具國際觀或國際水準。當然30年前的台灣音樂也有類似的想法,但那些模仿近乎一種音樂類型的轉植或引進,歷經時間,在新進的音樂人中慢慢呈現出更貼近台灣聲音的創作,這並非台灣發展得比人家慢或落後,因為台灣流行音樂其實在亞洲區發展的算早,在器材的限制下也只能緩步行進,不像比較後來發展的國家一下子就轉進較高科技的器材,自然演進過程也比較短,但我認為只要音樂的創作環境屬於多元且獨立性高的,都能算是一種健康的創作環境。
- Sep 29 Tue 2020 20:00
【看日劇】人生以找輕鬆搏上位為宗旨的 《我們不危險~耍酷偷懶的刑警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