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780043997b.jpg

把採訪文出版成一本文輯,想來有幾個要件:採訪者有著顯著學界威望,或者是某些重要雜誌的重量級寫手;而受訪者若非明星,則必然在各領域領其風騷者。

然而這本書《與大師對話/In Conversation (Encounters with 40 great writes)》,光看書名確實容易被誤解,以為文張必多歌功頌德或者闡述受訪者理念之書寫。一但翻開書開始閱讀之後才驚覺這是本驚人的書寫,本書輯於作者於2006-2010年間所採訪並發表於報章雜誌的篇章,淺分為文學類作家還有非文學類作家。而這些作家獲獎數不勝枚舉,諾貝爾、普立茲、奧斯卡、曼布克文學獎(Man Booker Prize)等等獎項,可見這些作家於現今國際文壇地位。而非文學類作家更多元,舉凡數理、哲學、科學、法律、社會學或者社會運動者皆在此列,能夠訪問這些人,採訪人本身應該也來頭不小。

但我還是錯了,作者Ben Naparstek生於1986年,於墨爾本大學取得文學與法學雙學位,十九歲便開始其採訪撰寫專文生涯。在自序中探討了採訪者與受訪者的關係,他認為兩者間的關係存著不可信賴性,也沒錯,就個人以前所信與所讀,採訪文若非顯性宣傳,或者歌功頌德,便是存著隱性毀損或嘲弄,就是立場一致或完全相反。雖說採訪者應採中立立場來與受訪者對談,但其實說易行難。而自序中所謂的不可信賴性,便是另一種立場,中立但事事存疑的心態去面對受訪者。也許是這樣,文中可見除了作者本人對於受訪者性格觀察藉由外顯的衣著造型,或慣性小動作,乃至於互動的小細節讓受訪人立體呈現讀者面前。作者態度上不卑不亢,不推崇不嘲諷更不逼問或者一昧順從,反而是引用受訪者的讀者或是對其批判的正反面意見來和受訪者討論。

到這裡我心裡一驚,這年輕人得讀多少書和理解多少事才能如此和這些重量級受訪者對談?況且以當時他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年輕人,如何利用時間準備那麼多訪問資料和訊息?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還在前途渺茫中迷惘,而做者卻已經成立自己的名人訪談殿堂,這是這本書裡讓我無比驚嘆的一點。

當然訪談的呈現精采與否,端視訪談人書寫的角度。最下等的當屬斷章取義,僅節錄受訪人的某些言詞段落來誤導讀者;然而立場不同的數落嘲諷貶人損義者亦不可取。作者的每篇訪文都頗具匠心,除了把受訪人活靈立體的呈現外,還能引用許多正反面資訊,來讓受訪人盡情論述,儘量保持立場中允,其中尚包含百分之十的個人觀察與意見抒發,讀來不但明白受訪人之思想論述,亦可理解其創作根源。很少採訪人能做到這樣,除非是經歷特殊或者資深採訪者,他們有著豐富閱歷和工作歷練和專業背景的演進才能達成的功力,這小夥子竟然在其第一本著作便已經做到那些前輩或許還做不到的事,這本書精彩之處便在於此。

arrow
arrow

    蔚藍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