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從去年開始讀些台灣小說家的小說,是很新奇的體驗。因為讀慣國外翻譯小說,無論是想法格局都遠超過以往讀台灣小說家所感到狹隘眼界的困擾。但是這些新一代小說家們,無論是年紀與我相當或比較年輕者,大概閱讀經歷也和我相當,所以小說寫來更大膽,題材更豐富不拘,而且視野更遼闊且更具野心的作品比比皆是。

然或許是出版業的衰退,才想到去認真思考該出版些甚麼書,或者大膽嘗試出版各類題材。也或許鑑於讀者的多樣化,不得不做出的改變,雖然出版品依然有些良莠不齊,不過慶幸的是,仍看見許多獨特或具有潛力的小說作品。這是很久以來未有的興奮感,這些作品連結了風土人文,或更是細細描繪生活者,可見目前戮力為文者大有人在,而且練筆極勤,只能說這是身為一個讀者最幸福的事。

有幸讀了一本小說《心愛的無緣的人》,作者邱祖胤,記寫三代間糾葛的愛情故事。故事背景應該在六零年代的台灣,第三代主角職業是產婆,卻還懂得收驚和觀落陰,而祖輩的情感糾纏竟和主角自身有所相關,兩條故事線最後交織一塊。

這本小說其實文詞使用的平實不華麗,還帶著在地土味的親切,初讀時不覺趣味,但是閱讀越難釋卷,故事雖然很平實的記述,卻還有靈魂出竅這般魔幻的趣味,讀到半部之後,越發感到這部小說其實獨到之處便在於其不花俏但能與讀者溝通情感的奇妙感。那可能是我祖輩或父母輩發生過的事,小時候聽過的一些他們對於生活的敘述,故而產生那份親切感。

描寫小人物,往往流於俗的是想要寫出不凡的人生激勵,或是悲苦不堪卻仍樂觀以對。這故事卻偏偏沒那樣,只是一個性格剛烈的產婆的人生故事,藉由靈魂出竅理解了自己為何做出這些人生選擇。這故事很難藉古喻今的指涉今日情況,只能說以前的人很認命,而現在的人自以為認命,卻絲毫沒有謙遜感;從前的人為所當為,沒太多可選擇的機會,而現在的人能為而不為,坐失良機卻怨天載地。這些差別是另一層體會,但故事本身卻單純是個故事,樸實而無贅言,頗見作者苦心經營文字的努力。

今年期望自己多讀到一些可喜的國人小說,重拾對台灣文學的新期望。

 

arrow
arrow

    蔚藍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