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石牆風暴》這部片子,當初以為是描寫一個時代歷史事件的事,其實也算是,只不過劇作家以主角的生命歷程結合歷史事件,來引出「成長」以及「自我認同」這兩個主題。
當然無論是否同志,每個人的生力都必經成長以及自我認同的過程。劇中的男主角因為性傾向被發現後,無法再繼續生活在那個保守小鎮內,隻身到紐約,體驗了當時近乎遊民的同志生活,體悟到不管身分性取向如何,只有不想起身的人會永遠陷在泥沼,感嘆自身的悽慘並羨慕他人處境。經歷石牆抗爭事件,彷彿讓小男孩成長了堅毅了,除了自我認同外,更清楚人生要怎麼走。在事件一年後他返家見到妹妹和母親,也和當時喜歡的人見面,又再次離家時遇上剛要回家的父親,原以為父親停下車子是已經放下心結,正當男主角要靠近時,煎熬的父親卻再次開車離去…一點錯愕和辛酸中,男主角卻理解的微笑了。
其實整部電影最吸引我的,真的是最後這一段。前面鋪陳這麼多事,其實最後這一場戲才是精華。父親身為學校的球隊教練,承受著社會和世俗的道德壓力,無法接受兒子性傾向將其逐出家門,但是做為父母疼愛孩子的心卻又那麼濃烈。當他看到孩子身影,停下車來卻極其複雜的在心裡抉擇,最後屈服於世俗帶給他的成規;而男主角滿心歡喜地以為父親接納自己,準備迎上前去,父親卻仍舊離開,那種二度打擊,和生活經歷的苦難,讓他理解到或許世界不認同自己的某一方面,但我們仍要肯定自己,不斷走著屬於自己的人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和世界抗爭。
看這部電影的同時,不免以它和國內的同志文學巨作《孽子》做一番比較。幾乎相同的議題和敘事還有年代,放諸今日似乎只勾勒出世代差異的感受了。然而即使現代,已經把同性戀「去病化」,大家比較包容和接納的心態是同志也是正常人,但是還是有著傳統的思維,認為不能延續子嗣是對於種族存續的大忌。但相較於這些,眼前最嚴重的問題還是「霸凌」!無論從身體的言語的,霸凌一直都沒有消失過,到了此時甚至更形嚴重。當然我們還是相信同樣為人必須堅守著「愛、尊重與包容」,這就是性別教育的最大目的,也是邁向和諧未來的必經之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