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群裡發了條消息,要揪大家一起支持國片,去看北影版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剛好那個時間點沒事,然後票價超級低,便欣然赴會。
上星期好不容易大家才聚在一起晚餐,期間提到各自最近看的電影,我說我不愛上電影院,原因是「感覺很拘束」。朋友笑說,你都進劇場看戲了…那不一樣,舞台劇是很真實很即時性的,真人上台演出的,那種感受和電影很不一樣。但我會收集DVD,讓自己放空整好心情時慢慢觀賞。這回去看電影,僅僅是想放鬆轉換空間和心情,但是觀賞過程中還是不斷的想要分析,分析分鏡、分析演員表演、分析劇本,一個人同時上演很多小劇場,更難以放鬆了…
這部電影是好看的,分鏡和很多鏡頭段落的剪輯都很用心,年輕演員很自然不做作沒有匠氣,那是我經歷過的年代,也剛好念的是教會學校,更是住校過,所以不少片段都讓我回到那個學生時光。但我看電影時一直反覆想這個問題,這故事並不算別突出,如果主角不是放在同志愛情上,以那個年代來說,似乎不容易這麼濃烈的處理,所以回到理性面來說,個人感覺這故事的本體是過關的,只是選擇的題材比較取巧,而且畫面幾乎都走偶像劇模式,讓我感覺有些複雜,不知道該說好還是不好。但是做為一部上院線的主流電影,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可是以藝術層面來說,總覺得缺了些甚麼。
另一個不斷思索的是,台灣人真的「很水牛」! 水牛就是很認命,安分的耕田,那麼甚麼時候開始,台灣人意識到「需求與爭取」呢?很明顯解嚴是一個關鍵時刻。那段時間開放報禁、於是報紙多了好多選擇,開放學生髮禁,同學們興奮的翻著雜誌喜說蓄怎樣的髮型,但教官卻在朝會上宣布:「雖然開放髮禁,但本校同學還是維持原樣!」無異是把我們這些想好好帥一把的小夥子打了一巴掌。台灣從割讓日本到一黨專政,慢慢地走向現在,那真是個分水嶺啊!
其實絕大多數的初戀都不會是史詩電影,在往後數十年的人生裡僅成為回想中的一抹甜味,甚或是甚少提起的一個小小執念,所以後來再相遇再陪著走一段路,確實讓我感觸比較深,可鏡頭轉回年輕主角,然後兩人一起唱電影主題曲的那段長鏡,時間拖太長卻讓我很出戲,感覺像是要開始辦歌友會,或是到了迪士尼頻道的「Sing Along」時間,可我身旁的觀眾竟然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歌來…請原諒我是個很矛盾、奇怪又帶著一點嚴苛的觀賞者,但也不是一個評論者,往往在某些時刻,總會糾結在主流性和藝術性為何不能完美融合的矛盾中,偶而抒發一下個人觀後感,僅此而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