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當今最令我喜愛的科幻小說作者非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莫屬。數年前無意間拜讀了其作品《群》,已然驚訝不已。挾著大量的研究資料所推築建構的科幻災難,雖然是小說,但卻也是有憑有據的推理,極可能發生的事。光憑這一點,就已經贏的我的高度尊崇。
幾年後得知薛慶再推出新作《極限/ Limit》,這回場景竟然到了太空,年代設定在2025,也就是距今幾年後。當然他也做足了研究資料,才建構了這個故事,甚至預設了未來科技的進展。由於這個故事的時間設定離此時並不遠,所以讀來另有一番趣味,和對於未來科技的期待。
當然,跨出地球一直是人類的夢想。自1960年代美蘇兩國的太空競爭之後,至2010美國宣布暫停太空計畫,再再顯示人類對於自身能力擴張的野心,征服太空航向更無垠的宇宙探索更多未知,這背後的真相是?就是展現國家的科技優勢、人類對於生存空間破壞的隱憂、證明人定勝天?
其實薛慶在書中卻清楚呈現了一個概念:越是偉大的進程,越容易見到人類的渺小。場景無論是在浩瀚太空,或跨國集團大逃殺,即使在種種偉大縝密規劃中,總是會出現一個小小鬆動螺絲釘,然後命運之輪轉動導致全盤皆沒。
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依然對人類提出一種警示性。但是又對於書中所提出界推論而形成的類預言,藉由現實素材推展至幾年後的故事元素感到興奮。但很不幸的是其中之一角色,第一位上太空表演的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於2016年初病逝,否則這極可能是書中成真的一項預言。這一事件不免又提到即使在縝密的推演算計,我們仍可能被命運開了一個玩笑。不過,當然沒這麼嚴重,這是一個故事,一個具有大量研究資料收集構成的故事。
我們對於未知領域的想像和探索不歇,這是造就人類不斷發展的原因,但回頭想想我們所謂的文明,其實也是藉由破壞而形成,這一點愛科技進展飛快的這百年人類歷史中更形明顯。書中提及的能源問題,即是人類對於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最大浩劫,讀到這不禁思索,我們的需求因為文明進展越來越多,同時對於自然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如果我們不與自然共存,那麼我們將來的生存空間會在哪?
書中另一個故事重點:經濟。雖然作者並沒有對於當前經濟發展提出可能的預言式見解,到適用犀利的筆觸狠狠將「經濟」這事做出批判。人類對於自由和務於擁有的渴望,很自然發展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但事實證明至今,資本主義的全球化發展,除了造成資源分配不均的極M型資本結構,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對立,成為人類生活於世界上的一大動盪和痛楚。人類當前面對的更大問題是,因為經濟的急遽發展所造成的生態破壞,然後是極端氣候的浩劫逐步實現,正如書中說的,企業無國界,當然破壞也遍及全世界禍及全人類。
潛心讀一本書,竟然思緒被牽扯的五味雜陳,誰說讀小說不會有收穫?因為我們每日都面對著極渺小卻又偉大的衝突,既為理性卻也本能是的生存而奮戰不休。但閱卷的確有所得,感受在心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