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晴天雜寫 (149)
- Mar 10 Wed 2021 13:12
缺水
- Feb 28 Sun 2021 03:34
也算是一種解鎖
- Feb 26 Fri 2021 12:09
當悲傷成逆流 世界還兀自流淌著
和小玲的緣分是2005年,她南遷回家照顧年邁父母。作為演出經歷豐富的劇場人,她被邀請前來擔綱一個戲劇演出,而那齣戲也是我完整配樂創作的第一個作品。後來我很想當演員,於是參與工作坊培訓,沒想到成果演出後變成一個校園巡演節目,小玲成了我的導演。她總是告訴我,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在舞台上這就是吸引觀眾的地方,讓原本不自信的我,逐漸在每一回演出的磨練中找到自信。
- Jan 29 Fri 2021 02:06
香水味
- Jan 24 Sun 2021 03:33
不復傳奇
- Jan 18 Mon 2021 12:17
我們為何需要小劇場
- Jan 07 Thu 2021 10:34
和文字相處源自於孤獨
自己和文字相處的時間很早,早在小學時期就單獨閱讀。因為弟妹年紀差距,當父母忙著工作照顧小孩時,落單的我只能自己找事做。於是閱讀成了一種容易的樂趣,從親朋好友家中收集來的書,成為我生活的一大支柱,總是在睡前點上小燈看書,那些書並不容易讀,甚至還有類文言話本的《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所以我印象中孫悟空應該是孫行者才是。
- Jan 05 Tue 2021 11:30
疫情一年紀錄
2019年底最後一天,台灣發現有人討論武漢出現不明肺炎,接下來隨即採取的各項行動,讓距離最近被預估會疫情一樣嚴重的台灣,保住了我們的生活日常。這幾天看到有一些紀錄這一年來疫情的影片,台灣投注了多少心力,多少人銜命拚搏站上最前線,把自己專業工作的使命感看得無比重要,資訊透明化讓國人清楚事態多嚴重,該如何配合防疫政策,然後雖然生活上有些不便利,但畢竟還算是成功的阻隔疫情,沒有爆發大規模感染。這一年,大家雖然會抱怨著:「希望這糟透了的一年趕緊過完…」來年必然會是好的一年,但是隨著國外疫情再度燃火,我們依然不能鬆懈。
- Dec 23 Wed 2020 15:44
關於「冬至圓」的故事
- Dec 22 Tue 2020 00:00
原來已經一年了
- Dec 16 Wed 2020 23:59
你不一定知道的台灣成就
圖片來源/ 新北市資源回收資訊網
台灣是一個小小島,除了這一年因為中美貿易戰,讓大家看到台灣的科技實力外,我們的農業、保持良好的山水,甚至醫療健保制度還有社會福利,坦白說都讓很多來台灣生活的外國人艷羨,真是傳說中的福爾摩沙。
- Dec 14 Mon 2020 01:50
【短篇小說】我喜歡過你 那就是意義
- Dec 04 Fri 2020 00:00
狗狗的緣分
從小就和狗狗有不解之緣。家裡的狗都是收養的浪犬,在我幼小時有一條體型非常巨大的黃狗,甚至都可以作為我的「小馬」,而且一副守護者的模樣,經常在我身邊守著從不遠離。也有那種來屋簷下圖個地方窩著睡,母親給了些食物後他們便長期駐守家門口。那些不刻意卻成為家中一分子的緣分,對我來說是非常自然的,很難想像生活裡沒有狗狗會如何。
- Nov 30 Mon 2020 00:00
捷運站內的一場展覽
某天搭乘捷運,急匆匆的趕去辦事情,辦完後緩步走進捷運站回程,想搭的車正好關上車門啟動離開,「沒事,下一班吧。」反正事情辦完,心情已經不再趕緊,放鬆的逛著候車月台,才注意到連候車月台都有著繪畫展覽,一般可能展示的區域大多是在未進到搭乘區域的廊道,真的第一次注意到候車月台區有畫作展出。
- Nov 07 Sat 2020 00:00
工欲善其事 成事在足備矣
最近朋友瘋買iphone 12,大家對於換新手機的開心興奮溢於言表。聚會席間剛好需要用手機,取出來時朋友問:你這是幾代?iphone7啊! 我理所當然地答。去換新的吧,這下換我不以為意了,這手機還很好用,不需要換啊。
- Oct 26 Mon 2020 08:00
我是雷神
每每讀著別人寫美食推介或者評論,總覺得那是個神奇的世界,而且閱覽量都滿高的,但我卻寫不出來。請別因此誤會,雖然個人算是好餵養典範,不挑食且來者不拒,但也未必代表是個糙舌頭。反之對味覺感受還頗靈敏,可以嚐出不同食物的氣味甚至作法。雖然個人也總說自己遠庖廚,但深知我的朋友才知道個人廚藝滿不錯的,這全都有賴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碌回家甚晚,國小的我就必須洗米煮飯,然後想盡辦法把冰箱裡的菜弄成可口菜餚上桌,重點是我弟很挑食,我妹是挑著吃,所以要迎合這兩隻的口味,還真是讓我練就了不出世的神奇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