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工作已晚,沒吃晚餐特別想來個高熱量宵夜,好帶著油膩感,所以鹹酥雞是最佳選擇。可惜這時間點,我常去的那攤鹹酥雞已經在收攤。從市場小巷轉出就是夜市,停在一家光顧好多年的八寶冰店,最愛的芋頭已經沒了,選了地瓜粉條仙草還有愛玉,這家店最好吃的便是手洗愛玉。然後就是一陣懊怒。點愛玉要加錢我可以理解,現在愛玉子很貴,但是店家要先告知,再者既然是招牌的手洗愛玉,竟然換成工廠大量製作的凝膠愛玉,這兩者口感上根本不在一個階位。原本我最愛的兩樣香甜綿密的芋頭已經走味(這一天更是沒有了),連手洗愛玉也都沒了,更別說店家營業面對顧客的態度,一整個無所謂你愛吃不吃隨便啦,還真是讓我想起附近店家的一件事,還真是只留追憶了。
目前分類:晴天雜寫 (149)
- Oct 01 Thu 2020 00:00
那些阿姨們開的店
- Sep 25 Fri 2020 01:08
小吉 Bye
我的早餐夥伴。個頭真的很小,體重一直維持在0.8-1.1kg左右,一個小小袋子就可以裝著她。我們總是在早餐店相遇,那次我還身為上班族的時期,她因為個頭太小,總是膽怯不太與陌生人接觸,而且很挑食。因為這家早餐店總是幾個固定客,小吉她媽-蔡小姐,看久了也會聊上一兩句然後成為認識的朋友。有一回我點三明治,小吉老看著我吃,我詢問她媽可不可以分一些給小吉吃,然後就成了我們早餐的固定模式,我吃了好幾年的三明治,每天早餐都一樣,然後小吉從陌生害怕,到我一拆開三明治塑膠袋就主動靠過來,還願意讓我抱,完全把我當成好朋友呢!
- Aug 28 Fri 2020 19:09
今日新聞滿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身體因素辭職。這大概是必然的結果,一個國家元首不能因為戀棧權位而罔顧國人福祉。對於向來秉持傳統的日本來說,安倍晉三如此勢必沒能達成一個政治家生涯圓滿的階段,沒有留下令人民稱頌懷念的事蹟,走向那條象徵地位的「花路」。但這未必對他本人不是最好,曾經帶領日本經濟轉好的他,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對於經濟的考量凌駕在防疫工作之上,導致日本疫情嚴重而引發民怨,支持程度下降到新低,再加上奧運的延期舉行,無法激起民心共榮感,此時辭職,或許會比較少日後對他的檢討。
- Aug 06 Thu 2020 00:00
逢九是關
這幾天接連著幾位知名人士殞命,59歲的東區羅姐消息傳出很讓人震驚。於現代的醫療水準,59歲其實不算老,除非是某些突發性疾病或者意外, 然後又有新聞出了「人生逢久必是關」的說法,其實民間很多這樣的說法,我自己也有過體會,但去也很難說明到底是不是這樣。
- Jul 25 Sat 2020 00:41
如果這作法 發生在我們國家
- Jul 24 Fri 2020 00:00
抄襲風波 關於道德的考驗
- Jul 22 Wed 2020 08:00
第二波疫情可能來襲 還是戴好口罩勤洗手吧
- Jul 12 Sun 2020 00:00
家庭聚會閒聊
小外甥學唱台語童謠《點仔膠》,新手父母開心的帶著他上市場真的實地認識並買了豬腳,搭配阿母給的一大包筍乾滷了一大鍋,實在太大一鍋,於是我又被找去一起殲滅豬腳。聚會吃飯自然會聊天聊地,這一回聊到大陸災難現況,還有念研究所時遇上的大陸學生。
- Jun 30 Tue 2020 19:50
不要把太陽花和車輪花相比
本篇沒有圖...畫面太難看了, Sorry!!!
好難得打開電視看一下新聞台,結果害我噗赤地笑了,因為看到的是國民黨立委佔領立法院,二十小時後被民進黨立委攻陷抬出議會殿堂,當下覺得這件事真是無比荒謬,更別提在立院議事廳裡的各項荒謬事件操作。
- Jun 23 Tue 2020 15:00
無意之間
前幾日家父因為脊椎突出不得已動刀,身為人子自然趕回家幫忙照顧。經歷四個多小時的手術,父親才出得手術房,術後首夜傷口疼痛自然夜難入眠,不過還好沒有發燒現象,傷口穩當沒有感染發炎,下不得床只得在床上吃睡玩手機,雖感不便倒還滿自得其樂。
- Jun 11 Thu 2020 00:00
一個閱讀者之死 「後文盲」時代
- May 27 Wed 2020 00:23
一顆鎖不緊的螺絲壞了一部機器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1986年一月24號這天,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時失事爆炸,那畫面傳遍整個世界,後來研究指出是因為火箭推進器的一個小零件O形環出問題所導致失事。那是挑戰者號第十次升空任務,大家都認為發射太空梭這件事情已經熟練到習以為常,而且因為資金募集不易,即使事前有人提出零件安全性質疑,也被否決然後計畫持續,直到爆炸才讓所有人驚醒。
- May 21 Thu 2020 22:12
著實美好驚嚇 請叫我舅公
家犬名喚傳宗
雖然離開之前公司已經一年多,不過同事間的情誼倒是還很濃,我們甚至都還一同養著同一胎比熊犬,而這天突然說要聚會,因為梅雨季雨勢一陣大一陣小,我就叫那位住得比較遠的同事別來,聚會取消好了。
- May 12 Tue 2020 00:39
再見 我的女兒
我養過的毛孩兒還真是不少,大部分都是收養的,我曾經在很早期台灣剛引進獒犬不久就收留了一隻獒犬,也曾經收留過車禍癱瘓的瑪爾濟斯(這隻狗兒讓我媽哭得很慘...),當然後來自己搬出來住還是硬把我媽的愛貓小虎帶來同居,那是我第一個同居室友,被我媽暱稱為小兒子,所以自然是我弟弟,我會喜歡上貓都是因為這個弟弟。這個弟弟很幸運的無疾而終,後來我收養的也都是貓。老爸很不喜歡我收養貓,老是嫌我家因為養貓而有味道,結果兩老後來也奶大一隻貓,老爸對那隻貓好到我們這些孩子都感覺自己不是親生。我問老爸:你不是說養貓會有味道?你家是公寓通風差,我家透天空氣很流通啊! 老爸頭也不回回答的理所當然。
- Apr 09 Thu 2020 20:50
人生成就解鎖 難為的第一次
人生總會遇上許多第一次,第一次騎腳踏車,第一次寫情書告白,第一次牽手…有些很甜,有些很糗,當然也有些很尷尬,在我人生裡,也有許多第一次,在十多萬人面前拿起麥克風,在比賽中忘詞,第一次考零分…是的,我小學數學曾經零分,老師還因為這件事把媽媽請到學校面談。不過後來他們發現,我只是突發的一種藝術性浪漫,沒想要好好作答而拿零分,當然也被嚴重的懲罰了。但是我相信有很多第一次是很難忘的,就像我不知道當時會這樣反應,但就是發生了。
- Apr 07 Tue 2020 17:43
丟掉刻板印象 職業身分也難定義的人生
身處服務業多年,許老顧多客都比較像是朋友了,從拘泥到熟識,甚至一起團購還有分享某些生活上的大小事。客人百百款,也來自百工百業,剛開始的時候,當然會對於某些行業有刻板印象,可是漸漸認識後才發現,每一種職業都只是職業,它很難呈現一個人原有的樣貌,必須透過長時間相處和了解,才能見識到一個人真正的性格或處事。